方图夜话|和前法官聊法律人的职业规划
来源:本站 时间:2024-07-23 浏览:622
悠悠江畔,夏风轻拂,
美食让白日紧绷的神经逐渐松弛,
思绪在这宁静与沉思的交汇时刻悄然起舞。
此刻,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深思与憧憬的气息,
不同于往日的繁忙与喧嚣,花城方图再次点亮了智慧的灯塔,
迎来了“方图夜话”的第三次精彩篇章——“和前法官聊法律人的职业规划”。
本期活动以互动访谈的形式展开,
有曾执掌法律天平、深谙司法实践的前法官;
有引领律所发展、洞察行业趋势的律所合伙人;
更有在法律海洋中乘风破浪、不断探索的法律行业精英·····
齐聚一堂为我们共同呈现一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盛宴。
本期方图夜话的特邀嘉宾是梁颖Ivy,
曾担任多年法官,如今任职于英国高林睿阁律师事务所广州代表处。
丰富的法律从业经历必定能为本次的交流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荷花律师首先从Ivy的16年的法院工作经历出发,
好奇她决定进入律所这一决策背后的心路历程。
Q: 法学生面临毕业时选择考公还是律所?
Ivy认为:
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,还是会先选择去法院。
一是法院的案件量很大。
办案经验或者说专业能力就是在法院用不同的案件、每年几百件案件历练起来的,
相当于每一颗子弹的发射在战场上锤炼得更加精准,从数量的累积,更是质量的飞跃。
二是法院里法官普遍愿意带书记员和助理,
并且在法院能得到的培训与律所不同。
因为每个法院就是诉前送达、立案送达,案件排期、开庭审理…
整个流程也会非常的规范,像有一个ISO,会知道每一个程序,能够培养程序性意识。
而律所是很难遇到导师型律师,也不知道能遇上什么样的律师,你与律师更像一个商业伙伴的关系。
Q:不同的职业生涯里最大的挑战和收获?
IVY认为:
在法院工作时,最大的挑战是案件量很大大的同时,还需要兼顾行政工作。
而到了外所工作后,最大的挑战却是语言。
虽然在知产庭的时候,也经常办涉外案件,
但是刚到外所的第一年,
突然到无论是日常语言还是工作语言都是英文环境时,非常有挑战。
所有的工作资料都是外文,会议全部也是外文。
而Ivy表示,其当时的口语没有真的那么好,普通的日常语言还可以,
但是要把日常语言转化为法律语言,特别是知识产权术语就非常困难。
刚开始每天都要工作到十点、十一点,
不是因为工作量真的有那么大,而是不适应工作环境,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琢磨。
有嘉宾分享自己曾同时做过诉讼和非诉业务的经历,
并表示不同的业务带来的挑战是不一样的。
他认为非讼业务对其最大挑战是身体上的抗压,
例如凌晨5点多被派发任务要求两小时完成,睡眠时间很少,即使年轻但也觉得身体有点吃不消。
而诉讼业务是一定要有天赋,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抽丝剥茧,形成思路,找到诉讼突破点。
在开庭时要有气场、临场反应、表达能力,法庭辩论能力等等。
除了上述的分享,
Ivy也向大家分享了外所的业务模式和文化特色,
她坦言文化特色就是我们没有下班时间。
因为我们有时差,以客户的时间为工作时间,
但基本上周末不会相互打扰,也比较会有边界感。
夜话中,
嘉宾们也围绕着当下最热门的AI问题展开讨论,
探讨对AI大潮下法律职业的看法,AI带给我们的便利与帮助,
是否会取代法律从业者,又会带来怎样的机遇……
律师之路,既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途,
也是一场关于自我发现与成长的旅行。
对于法律新人们,
常常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法律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,
如何规划出一条既符合个人兴趣又能实现职业价值的道路。
经验丰富的前辈们也寄语我们:
拥抱不确定性,
活在当下/但你不知道方向在哪的时候,
你就跟着那个知道方向上的人去走/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学习法律,坚守初心…
期待下一次的“方图夜话”,
大家再聚于此,共话法律二三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