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见方图人 | 陈洁雅「一位不妥协律师的破界人生」

来源:本站 时间:2025-04-05 浏览:18

Vol.1

洞见方图人 解锁内心宇宙

方图十周年人物访谈 Vol.1

文 / 方图 招雪莹 律师



初识



"证据页码是你做的吧?怎么错那么多?而且一半页码都被图片遮住了!赶紧修改过来!"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阿雅第一句和我说的话,那是我刚入职方图的第四天。我愣在原地,手心沁出冷汗,声音不自觉地颤抖:"已经……已经打印了怎么修改?"她把一大摞证据捧起放在我桌面上,说了句:“拿笔一页一页改。”


起初的阿雅会让我有些惧怕,特别是比起其他说话温和的同事。他们总是客客气气的,提出个修改意见都会十分婉转,生怕伤害到了刚从大学象牙塔出来的我。


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时常能听到同事们对她的评价:"性格太固执了!""难沟通、难相处!"。这些标签似乎与我们对律师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。


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,律师应该是八面玲珑的,能够在当事人、法院等各方之间游刃有余地周旋。而阿雅,却像是一个"刺头青",她的直率和固执,在讲究人情世故的职场中显得格格不入。



有时候,阿雅会让我想起学生时代的一个同学。那个总是固执地在下课后拦住老师,追问为什么不能用某种方法解数学题的人。恍惚间,我仿佛看到那个同学长大了,带着同样的执着走进了职场。


然而,令我惊讶的是,阿雅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十年,却依然保持着这样的性格,她的棱角似乎未被磨平。这让我不禁思考:在这个以"高情商"为通行证的律师行业中,“不够圆滑”会不会是一种缺陷呢?


其实我不知道怎么去和大家介绍阿雅这个人,因为总感觉她太简单了,似乎好像能用“牛脾气”一个词就能概括她。


然后每次听到一点“风声”说,“阿雅又和法官吵起来了!”“阿雅又和客户争论得面红耳赤!”“被告打来电话投诉阿雅!”就轻率地误以为,这是阿雅“固执”性格底色上的“鲁莽”所致的。




一起合作案件

她的行为逻辑,远比你想象的要缜密得多。



直到我和阿雅合作了海天的案件以后,我发现,这种“简单”只是源自她真诚敞开的心和直率的表达,而她的行为逻辑,远比你想象的要缜密得多。


“我不觉得我有错。”这是每次阿雅和别人发生激烈争论后,她总会说的一句话,执拗不服输。而大家不知道的是,在这“撕破脸皮”前,她做了多重的工作和预设,最终才使用最直接的方法。


记得一次她在和被告律师谈论和解事宜,我方当事人处于上风之势,但为了尽快结案选择了和解途径。


在这过程中,阿雅思考好了各种预设:

- 如果和解没谈成功继续开庭,那么我们的证据证明力是否还充足呢?


- 如果谈和解,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


但和被告律师沟通下来非常不顺畅,总是出尔反尔,反反复复。她试着尽力配合,坦诚沟通,但是无果。最终在一次电话沟通下,她开门见山,言辞激烈地指出了这位律师的问题。


她确实不够圆滑,确实较真又固执。那么我们实际上来看看,她的“据理力争”“面红耳赤”带来的效益是什么呢?


是法官本来法官本来不同意财保的案件,在她据理力争下,同意做财产保全和网络查控。


是客户觉得麻烦,但是在她据理力争下,找出了各种证书、合同、报道,扎实了当事人知名度证据的强度。


是激烈讨论下,获得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执行方案。


“固执”有时候可能比“圆滑”来得有效。但是她的固执也并不是每次都是好结果,毕竟人无完人。



洞见


固执的另一面可能是误解,也可能是偏见。抛开“固执”的性格,阿雅在方图是位很优秀的律师,每年年会的优秀案例奖项,她都能拿下几个。同时也有很出色的执行能力,无论在案件还是员工自治项目上,都能完成得很高效。


还想称赞一下她的学习能力和她的系统化思维,能够将一个零碎的疑难点在系统中解构明白,出炉了一篇篇公众号爆文。


当然!阿雅身上还有很多其他标签!

图片

例如“毕业于中国最高法律学府——中国政法大学”


例如“放弃了几十万银行高薪,以新人姿态重新进入律师行业”


再例如“二娃妈妈,以顽强的心态努力平衡家庭和工作。”

稿定设计-1.jpg

洁雅与大儿子第3年在方图新春特辑


人都是通过标签去认识另一个人的,但是我认为这些标签都不足以让大家认识到一个真实的她。


阿雅身上的“不够圆滑”、固执、刚强的特点,其实在律师行业中有很大的价值,但却不容易受到欣赏和喜爱。


今年,我和阿雅一起读了黄执中的《开口之后》。书中提到一个观点:面对上司的要求,你无法完成时,如果你没有一个足够分量的“筹码”作为理由,往往很难直接拒绝的。你只能退而求其次,恳请对方降低要求,以匹配你的能力。阿雅看到这个观点后跑来问我,“我每次拒绝别人都很爽快,但是我也不知道我有什么筹码?”


其实仔细一想,这种“退而求其次”的妥协,似乎是职场中的常态,尤其是在律师行业,许多人认为“圆滑”是生存的必备技能。


但阿雅从不依赖所谓的“圆滑”去换取便利,更何况,实际上也很难用所谓的“圆滑”去获取到什么实在的利益。



专业是“她”的底气


她的“筹码”是她对法律的深刻理解、对案件的极致钻研,以及那份近乎偏执的认真。她不需要用婉转的语言去掩饰自己的立场,也不需要靠人情世故去换取对方的让步。


她的底气,来自她对自己专业能力的绝对自信。我忽然明白,所谓的“圆滑”,有时候,或许只是能力不足时的遮羞布。而真正的专业精神,从来不需要靠妥协来证明。


当我们说道,一位律师不够“圆滑”是不是不合格的时候,我们好像本末倒置了。用专业的能力把事情办好,这才是根本。


Q

在起笔写这篇文章的前夕,我向阿雅问道,“你觉得进入职场十多年,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?”

A

“逐渐开始意识到,自己的过分理性和较真,还有言辞上的不近人情,会对别人造成伤害。”


她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内。相比起刚入方图时,阿雅似乎慢慢在改变。现在的她,每次给我布置任务和修改文书时,发送的文字信息都会带个“哈”或者笑脸表情。


和她在意的逻辑、真理一样,她同样在意你的感受。一边是固执,一边是待人的赤诚。真诚和固执,其实一点都不冲突。


稿定设计-2.jpg

陈洁雅律师跟何华玲律师的合照